查看原文
其他

5台相机损毁后,他拍下这些经典丨钱江观潮20年·王芯克

工人日报摄影部 工家视界 2021-05-02


“八月十八潮,壮观天下无”。这是北宋诗人苏轼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。

自1995年以来,作者王芯克持续20多年关注钱塘潮水,屡次身处险境,5台相机先后在潮水中损毁,甚至右脚骨折。“最开始的念头就是想把这个危险怪潮凝固在胶片上,给观潮者一个警示……”

前言



▲2017年10月7日,盐官,农历八月十八观潮日,数万人争睹钱江一线潮。


▲2013年9月9日,杭州,离潮水太近躲闪不及的观潮者。


▲2011年8月31日,海宁,大潮把观潮者冲下大堤。


科普:钱塘秋潮之所以闻名,有其独特的成因。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前后,月球距离地球较近,而且太阳对地球的作用力几乎处于同一直线上,此时潮水所受引力最大。杭州湾外宽内窄,外深内浅,是一个典型的喇叭状海湾。出海口江面宽达100公里,至海宁盐官镇一带时,江宽逐渐收窄至3公里。天时地利之下,再有东南季风的推波助澜,“八月十八潮”的壮观也就在情理之中了。


1994年9月23日,杭州,山坡上的观潮人。


▲1997年9月19日,杭州九溪,由远而近的潮水,让观潮人群兴奋不已。


▲1998年10月8日,杭州珊瑚沙,不少观潮人攀爬到高处观潮。


▲2000年9月15日(农历八月十八),之江路上的观潮人。


作者手记:我是1995年开始关注潮水的,当时的念头就是想把这个危险怪潮凝固在胶片上,给观潮者一个警示。初拍潮水不懂“潮路”,被巨浪卷翻,浑身湿透,一只4000多元的镜头进水报废。

洗了这次“咸水澡”之后我开始下决心追潮。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来到江边,2000年9月16日(农历八月十九)我终于拍到了一张能上头版图片。就在我抓拍到这个 “危险怪潮 ” 的时候,突然发现,我对潮水的认识还刚刚开始。从此,潮水成了我长期关注的题材,从骑车到开车,从家门口的江边到出海口,一次次地追逐,一次次地捕捉,一次次地失败。

2002年9月8日,受台风“森拉克”影响,大潮越过防洪大堤卷入公路,十多辆汽车被掀翻和损坏,30多人受伤,一人死亡。拍摄前,我先是查看逃跑线路,然后试跑三遍。最后在大潮到来之时,按下16张照片后,用10秒以内的时间跑到离我5米的一根门柱后面躲过一劫,但相机镜头还是进水了。

我有5台相机在拍潮中损毁。2015年8月18日,在杭州智头角,我被潮水冲翻,导致右脚5跖骨骨折,多处擦伤。作为拍潮人,我常常成为别人镜头里的“群众演员”;别人也会成为我画面中的“弄潮儿”。


▲2002年9月8日,杭州九溪,受 “ 森拉克 ” 台风影响,大潮越过大堤卷入公路,十多辆汽车被掀翻损坏,30多人受伤,1人死亡。


▲2005年9月21日,海宁,随着汽车普及,观潮客驾车到江边观潮。


▲2006年8月13日,海宁,潮水撞击丁字坝掀起巨浪。


▲2007年10月29日,海宁,潮水来了!一工作人员招呼观潮人群后退。


▲2008年8月4日,巴西冲浪手在钱江潮中试冲浪获得成功。


▲2008年9月3日,海宁,警察将摄影人“抱离”危险区域。


▲2009年10月6日,海宁,举行仿古祭潮神仪式永庆安澜。


▲2010年10月11日,杭州萧山,4人被钱江潮卷走下落不明。


▲2017年10月12日(农历八月十八),传统观潮演变成了“摄”潮。






“八月十八潮,壮观天下无。”这是北宋诗人苏轼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。钱塘江两岸观潮习俗由来已久,在《全唐诗》收录的2200多位诗人中,有300多位诗人不远千里亲临钱塘江观潮赋诗。

钱塘秋潮之所以闻名,有其独特的成因。每年农历8月18日前后,月球距离地球最近,而且太阳对地球的作用力几乎处于同一直线上,此时潮水所受引力最大。杭州湾外宽内窄,外深内浅,是一个典型的喇叭状海湾。出海口江面宽达100公里,至海宁盐官镇一带时,江宽逐渐收窄至3公里。天时地利之下,再有东南季风的推波助澜,“八月十八潮”的壮观也就在情理之中了。

十字潮、一线潮、回头潮、冲天潮、半夜潮……一边是壮烈的奇景,另一边则是偶见报端的游客伤亡消息。为了满足游客对美景的近距离观赏体验,安保人员也是煞费苦心。他们必须在大潮来临前站在游客的最前方,赶在潮水近身之前把游客护送至安全地带,才能放心。每一次大潮几乎都是一次保卫战。

钱塘江大潮浩浩荡荡数千年,不变的是浪潮汹涌、声势浩大,变的是岸上的观潮者。20年来,从步行观潮到开私家车前来;从无序混乱到服务引导;从万人观潮到万人“摄”潮,百姓生活在这些点滴中不断变化。


《工人日报》10月14日  四版



摄影  王芯克 

编辑  吴凡 


工人日报摄影部微信号    48次推送

END



点击以下 “关键词” 查看更多往期内容

她拒绝了哈佛、康奈尔,只为给打工子弟准备一堂艺术课丨走进音画,看见梦想

打鸟、玩克朗棋、晒日光浴,建国初期的劳模这样休养,60多年后他们“玩”出了新风尚

京新高速(G7)今日全线通车 | 中国升级版“66号公路”、穿越沙漠最长公路等你来战!

三大沙漠联手来袭,他们种下亿棵梭梭树

盲人IT工程师——互联网的另类极客

守望古法宣纸丨看完这个你就知道市面上的宣纸多为假冒

“北漂”买房记

共和国的中流砥柱丨60多年来,他们的形象从未褪色

中国工人下南洋,迎娶当地白富美,有了事业有了家

雄安一周记

于文国:百里高山戏 乡土游子心

工人日报两会图片精选
文件袋里看两会 | 基层代表委员的另一面

姚主席来了——姚委员这五年

北京进入两会时间

她每天花费225元,从沧州坐高铁到北京跨省上班

这样的幸福你有吗?丨春节手机摄影大赛获奖作品选

一个国家的春运简史丨工人日报春运图片档案独家揭秘

月入过万的北京月嫂有多难——“阿姨大学”探秘

霾在2016

钢城故事

百年京张小站行

深度|2016山西煤炭启示录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